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考察“一馆一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认识,6月10号下午,工艺美术系按照学院安排,认真组织学生在立言大礼堂、工艺楼403室、学生社区等场地集中收看由人民网、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省教育厅等单位联合组织的 “同上一堂文明探源思政大课”。
本次思政大课邀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和中国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研究员,他们从各自的经历出发,讲述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和对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认识。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学习讨论等形式,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也明白了文化传承背后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工艺美术系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大思政课要善用之”,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活动,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提高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教师领学
林丽芬(工艺美术系辅导员)
观看这次思政课,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让当代青年了解我们的文化是什么,还要在展示文化的过程中弘扬守正创新的文化精神,让当代青年体会到我们的文化意味着什么,更要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浪潮中,乘势而上,借力而为,让青年人知道我们在文化发展中还能做什么,以此来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陈静(工艺美术系辅导员)
今天的思政大课让我受益匪浅,认识到了许多中国文物如网格纹铜鼎、牙璋、乳钉纹铜爵等,古人遗址如二里头遗址和殷墟遗址等。了解到了良渚社会的农业发展和手工业,以及了解到凌家滩和良渚之间玉器的关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可以加深我们对国家历史的认识,从而正确认识历史,认清历史,更好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还可以帮助我们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理解中华文明,从而加强文化的传承,保护中华文明的多元性,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我们的后代子孙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促进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和谐。
学生体悟
陈鑫(广告2104)
文明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不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注重人文关怀、强调道德伦理、注重和谐共处等方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优秀品质。 通过这堂课程,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都市的学生,我们常常被各种物质和文化娱乐所包围,很容易迷失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华文明,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田利伟(宝玉石2101)
这堂思政大课让我明白了文化传承背后的深意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魅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以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汇聚青春力量。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但要用心用情弘扬传统文化,更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实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要努力学习,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
工艺美术系组织师生在立言大礼堂观看思政大课
工艺美术系组织师生党员集中观看同上一堂文明探源思政课
学生在宿舍观看同上一堂文明探源思政课
学生在宿舍集体观看同上一堂文明探源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