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名称: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工艺雕塑》
二、授课老师简介
陈春阳,男,1974年生,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双师型教师,“国家级非遗莆田木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氏工艺雕塑”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第七届青年五四奖章”,雕塑作品先后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百花文艺奖,全国工艺美术展金、银奖,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抗日战争念纪馆、首都博物馆、福建省美术馆、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莆田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莆田市政协五届六届委员、莆田市荔城区人大代表。
三、课程教学理念、特色和亮点
1、承千年匠心,育时代新艺
立足文化溯源,塑造文化认同根基,非遗陈氏工艺雕塑教学从文化源头出发,深入挖掘雕塑背后承载的历史故事、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课堂不仅教授雕塑技法,还设置专门的文化理论课程,讲述陈氏工艺雕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以及其与当地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2、“师徒传承 + 现代教学”,构建立体教学模式
陈氏工艺雕塑教学将传统师徒传承的精髓与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技艺传授环节,学生能够近距离观察师傅的创作过程,师傅会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从雕塑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到雕刻时的力度、角度控制,都言传身教。对经典陈氏雕塑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作品的细节,深入学习传统技法的精妙之处。既保留了非遗技艺传承的原汁原味,又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四、强调实践创作,打造从基础到创新的进阶之路
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实践教学,课程设置遵循从基础到创新的原则。初期,安排大量基础练习,泥塑基础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雕塑的基本技巧和造型能力。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开始参与实际项目,从简单的工艺品制作逐渐过渡到大型雕塑创作。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将现代审美观念、新技术、新材料融入到传统雕塑创作中。
五、授课感悟
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陈氏工艺雕塑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技艺,更是地域文化的生动体现,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通过教学,我希望将这份文化遗产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传承非遗文化不仅是为了保护过去,更是为了创造未来。
六、督导评语
陈大师在课堂上亲自示范雕塑技法,手法娴熟、步骤清晰,充分展现了非遗技艺的精髓,学生能直观学习传统工艺的核心要领。在传承传统技法的同时,鼓励学生融入现代审美元素,使作品既保留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需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陈大师能耐心指导,尤其对初学者给予手把手教学,对进阶学生则强调细节打磨,教学方式灵活有效。在教授技艺时,同步讲解陈氏雕塑的历史渊源、文化寓意,增强了学生对非遗价值的理解。